几种说法

道教体系中 ,掌管地府的为:

东岳大帝

最开始东岳大帝只管阴间,后来又传成掌管阴阳两间。

大约南北朝时期,民间有一套新说法:

酆都大帝

酆都指的是北方罗酆山后来又传成了丰都山。

三种说法:

  • 东岳大帝和酆都大帝为同一神。

  • 东岳大帝为正,酆都大帝为副。

  • 三教合一后,地藏王菩萨,被称为幽冥教主,而东岳大帝和酆都大帝都是地藏王菩萨的拥护者。

往下即是:

  • 十殿阎王(十殿阎君)

  • 民间原来还有五方鬼帝,罗酆六天的说法,但后面逐渐式微。


罗酆六天

  • 纣绝阴天宫

  • 泰煞谅事宗天宫

  • 明晨耐犯武城天宫

  • 恬昭罪气天宫

  • 宗灵七非天宫

  • 敢司连宛屡天宫

五方鬼帝

  • 东方鬼帝:蔡郁垒,神荼。管理“桃止山”、“鬼门关”。

  • 西方鬼帝:赵文和,王真人。管理“嶓冢山”。

  • 北方鬼帝:张衡、杨云。管理“罗酆山”。

  • 南方鬼帝:杜子仁。管理“罗浮山”。

  • 中央鬼帝:周乞、稽康。管理“抱犊山”。

十殿阎罗

  • 一殿秦广王

  • 二殿楚江王

  • 三殿宋帝王

  • 四殿五官王

  • 五殿阎罗王

  • 六殿卞城王

  • 七殿泰山王

  • 八殿都市王

  • 九殿平等王

  • 十殿转轮王

六案功曹

  • 轮回司(孟婆)

  • 阴曹司(城隍)

城隍

  • 各地城隍因信仰不同,各地可能信仰同一个,或一个地方信仰多个都有可能。至于城隍里面的各司也大多都不相同,并且城隍也分品级,并且个城隍也因城隍配置影响,各不相同,有:三司,六司,二十四司,三十六司之说,并且各司名号也不尽相同。大部分的城隍庙已阴阳司为首。

判官司下属

  • 赏善司-魏征

  • 罚恶司-钟馗

  • 察查司-陆之道

  • 阴律司-崔珏

十大鬼差

三使

  • 阴鬼使

  • 拘鬼使

  • 妖冥使。

十大阴帅

  • 由于各地信仰不同,导致有些地方将十大鬼差与十大阴帅分开但是重名,而有些地方将它们看作是一个东西,并且十大鬼差一般不止一个,多指的是地府中的十种职业名。并且导致若十大阴帅和十大鬼差分开时,会有不同的管理范围。
  • 鬼王

  • 日游神

  • 夜游神

  • 黑白无常

  • 牛头马面

  • 豹尾

  • 鸟嘴

  • 鱼鳃

  • 黄蜂

  • 以上有些是又算入城隍庙,又算入东岳大帝,酆都大帝下。

而如果是十大阴帅和十大鬼差分开的情况:

  • 阴鬼使由鬼王,日游神,夜游神共同管理。
  • 拘鬼使由黑白无常,牛头马面共同管理。
  • 妖冥使由豹尾,鸟嘴,鱼鳃,黄蜂共同管理。